国家能源局重新定义光伏红黄绿区:80%“生死线”取消!
8月13日,国家能源局一纸《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承载力评估导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导则”)悄然发布,彻底推翻了执行六年的“红黄绿区”划分逻辑。曾让无数光伏项目折戟的“80%反向负载率”硬性门槛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动态分层容量评估体系。(结尾附政策原文pdf)
一、新旧规则剧变:从“一刀切”到“动态区间”
2019版标准:80%的生死线
原标准(DL/T 2041-2019)中,红黄绿区的划分高度依赖反向负载率(λ):
绿色区:λ≤0(电网无反向潮流),安全推荐接入;
黄色区:0<λ≤80%(反送潮流在设备限额80%内),需专项论证;
红色区:λ>80%或安全校核失败,直接暂停接入。
这一刚性指标导致大量地区仅因单一参数超标被“永久红区”,光伏开发空间被过早锁死。
1)2019版的划分方法:
2)修订版的划分方法:
可开放容量评估包括县级行政区可开放容量评估和220(330)kV及以下各电压等级变压器可开放容量评估。
可开放容量评估应遵循下级服从上级原则,按照县级行政区、220(330)kV、110(66)kV、35kV、10kV变压器逐级开展评估。
2025新标准:可开放容量动态分级
新导则彻底废除80%阈值,引入可开放容量区间作为评估核心:
县级行政区:
绿色:可开放备案容量下限(CS₂ₘᵢₙ)>0(已备案项目全并网后仍有空间);
黄色:CS₂ₘᵢₙ≤0 但 可开放并网容量下限(CS₁ₘᵢₙ)>0(已备案项目无法全接入,需限制新增备案);
红色:CS₁ₘᵢₙ≤0(暂停新增并网);
设备级(变压器/线路):
采用同样逻辑(CD₂ₘᵢₙ/CD₁ₘᵢₙ),但服从上级行政区定级。
划时代意义:从“能否承受80%”变为“还能装多少”,政策导向从限制接入转向精细化管理。
二、可开放容量:如何计算?关键参数揭秘
新体系的核心是承载力上限的动态测算,需结合电网结构、负荷特性、新能源出力等多维数据:
1. 县级承载力计算(年度更新)
承载力上限:通过时序生产模拟仿真,关键输入包括:
用电负荷(重点分析午间10:00–14:00光伏大发时段);
区域经济数据(GDP、用户数量、产业类型);
已备案/已并网光伏容量;
铁律约束:严禁向220kV及以上电网反送电。
可开放容量:
CS₂ₘᵢₙ = 承载力上限 - 已备案总容量
CS₁ₘᵢₙ = 承载力上限 - 已并网总容量
2. 设备级承载力计算(季度/月更新)
关键场景:选取春季/秋季工作日午间(光伏最大出力+负荷低谷时段);
变压器上限:基于反向负载率限值,叠加“N-1”安全校核(主变故障时备用容量);
线路上限:额定容量扣除已接入电源(含风电、水电等)。
例如:某县220kV变压器额定容量100MW,午间最小负荷40MW,扣除已并网光伏30MW后,剩余承载力30MW——若该值>0,则设备级评估可为绿色。
未来已来,但挑战仍在
新导则目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截止2025年9月12日),光伏企业需密切关注最终落地细则。
对行业而言,告别“80%一刀切”无疑是重大利好,但更复杂的容量计算、分层联动机制,也要求开发商从“抢资源”转向“精算资源”——光伏的下半场,属于懂电网的人。
原文如下: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的要求,进一步释放提升配电网对分布式新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按照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我局组织有关单位对《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导则》(DL/T 2041-2019)进行了修订,形成《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承载力评估导则(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欢迎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宝贵建议,反馈我局(电力司)。请在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0日内将相关建议传真至010—81929279,或通过电子邮件发至gaoyy@nea.gov.cn。
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附件: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承载力评估导则(征求意见稿)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2025年8月13日
如需要领取办法原文
回复:导则
#光伏政策#
最新资讯
- 2025-09-11台湾空海运COD小包超大件国内直邮时效稳定升级
- 2025-09-11还在靠人工搜舆情?智能系统覆盖社交、新闻、论坛,关键信息一个都漏不了
- 2025-09-11HVP33SL0021L00 智能阀门定位器与数字孪生的融合应用
- 2025-09-11这家网络负面舆情处理公司如何打造高效团队,提升服务质量?
- 2025-09-11独立站运营必备|2025 Instagram引流10大技巧,让流量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