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观宁夏:有关银川老城“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的畅想

这两天银川老城的“城中村”改造话题有些火。从南至北,民乐片区、高台寺片区、满春片区、北门北桥巷片区等,已经开始拆的,或者准备开始拆的,或者传闻要拆的,都牵动着很多人的心。有的人怀旧不舍,有的人满怀欢喜,不管如何,其实这些都是对于一座城市,对曾经生活中有过的交集过往产生的感慨。

可能有人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就像威记当初在北桥巷附近寻求租房的时候,就听闻说北桥巷要拆迁一样,转眼就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它终于来了。

这个“城中村”改造,已经不是新事物。对于很多城市来说,是为了让城市更美好,让市容市貌,让城市的面貌更加赏心悦目,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谐。

常规的操作,就是把“城中村”的老旧房子拆掉,给原居民予以异地按比例安置,原地作他用,或者原地新建小区回迁安置。简单一点来理解,就是以房补房。

威记没有看到公告,不知道这一轮的银川老城“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具体是怎么样的。但是要是如果民乐片区、高台寺片区、满春片区、北门北桥巷片区等几个“城中村”拆除后,像这些年其它区域的那样进行原地重建小区,就有些可惜了。

因为银川如今还缺房子吗?放眼老城,存量房这么多,完全可以通过协商和操作来消化掉原住民的安置住房需求。【当然了,牵扯到利益,可能比较难沟通和达成,可是也是一个好方向】这样既安置了原住民,又消化了城市存量房,更减轻了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同时城市更活泛起来,可谓一举多得。

其实,银川缺的是留存和展现银川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韵和底蕴的地方!如果按照银川之前对于老城的规划,以“不大拆大建”、“做减法”的思路,这些“城中村”拆除后腾挪的地方,完全可以给银川恢复老城风韵和历史底蕴的一个发挥空间。

说起来,如今老城已经有多处地方已经腾空,比如进宁街和解放街交叉口的西南面;比如实验学校对面的空地等,要是加上这几处“城中村”,那么在规划如何恢复银川老城历史韵味来说,就显得游刃有余,可操作性的空间也大大增强了。

要知道如今对于“城市更新”的要求和理解,除了要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同时更要让城市散发属于自己的魅力和温度!

单纯的拆迁建小区,就像千城一面,毫无特色可言。不如尝试一城千面,让银川的历史底蕴和韵味重现?银川具备这样的特质和潜力。

可能有人会说威记也就一个老古董,整天讲什么银川历史这样的老黄历,要往前看,发展经济,向北上广深看齐才是正道。可是威记觉得吧,一座城市一直朝前走,却忘记了自己的来时路,还有曾经的样子,能走多远?

没办法,谁叫威记是如此热爱银川!既希望它发达,也希望它能留存属于自己的历史。

说老实话,银川这些年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城市也扩张了好多倍。可是,人们记住的是览山阅海的美,有谁记住了“支宁人”的艰辛和奉献?记住的是贺兰山东麓的香醇,有谁记得贺兰山的浴血兵戈?记住了银川赛江南的风光,有谁记住了“塞上江南”由来的血泪凝聚?记住了银川建城2000多年,有谁记住了银川城的波澜壮阔历史?

历史让位于发展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在“城市更新”中,能否体现“城市的温度”?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