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被中国武器围困,巴基斯坦采购何物孟加拉便采购何物

印度这个南亚巨人最近有点坐立不安。孟加拉国军队突然开始批量复制巴基斯坦的武器采购清单,从天上飞的歼击机到海里钻的潜艇,全套中国造装备正在边境线两侧列队。达卡跟着伊斯兰堡买装备的架势,活脱脱就是超市大促销时的扫货大妈。这种被中式武器东西夹击的滋味,新德里高层的会议室里怕是飘满了凉气。

巴基斯坦的军火订单就是区域连锁反应的导火索。巴铁刚签下歼-35隐形战机的合同,孟加拉国转头就运走了16架歼-10C。雅鲁藏布江入海口的吉大港里停着056护卫舰,阿拉伯海岸的卡拉奇港就泊着054A导弹护卫舰。更绝的是两国陆军装备像是双胞胎,VT-1坦克和SH-15火炮隔着印度国土在训练场上同步开火。被两家邻居用同款装备东西夹击,地图上那个凸出的印度半岛显得有点孤立无援。

陆军装备的代差已经拉开明显距离。印度前线士兵还在操作老式T-72坦克时,孟加拉国陆军接收的第100辆VT-1坦克刚完成高原测试。当印度炮兵纠结火炮射程不足,孟加拉国炮兵营的SH-15卡车炮正在演练跨河打击方案。这些中国制造的装甲装备在恒河平原展开时,新德里的陆军指挥所可能需要重新翻看边境布防图。

空中格斗的天平正在加速倾斜。巴基斯坦引入歼-35隐身战机的消息还没消化完,达卡的歼-10C战机群已经完成首轮战备值班。霹雳-15导弹让巴国飞行员有了先敌开火的底气,转眼间孟加拉国空军的导弹库也添置了同款型号。两个飞行大队在中英文混搭的指令系统中协同训练时,印度空军基地的雷达扫描频率估计又得往上调两档。

海上威胁则呈现立体包围态势。印度东海岸的孟加拉湾里,孟加拉国海军的中国造护卫舰正进行导弹试射演练。西边的阿拉伯海上,巴基斯坦海军的AIP潜艇刚完成对假想敌舰的模拟攻击。当印度航母还在港口调试系统,邻国的反舰导弹射程已经覆盖核心航道。这种钳形布局让印度海军的机动空间越来越窄,往西怕撞上巴国潜艇,往东可能踩进孟国水雷阵。

作战体系的标准化更值得警惕。巴孟两国都引进了中国数据链系统,前线哨所发回的情报格式都不用转换。防空指挥中心的操作面板按键位置基本统一,陆军火力呼叫流程像是同一本教材教出来的。将来要是两边都用红旗-19导弹打配合,新德里的导弹防御系统可能要先卡个死机。

装备来源的高度集中带来战略优势。孟加拉国武装部队里有72%的进口装备贴着中国商标,这比例超过了印军自身武器装备的国产化率。关键是这些中式装备在孟加拉湾沿岸的泥泞地里照样正常运转,比印度从各国淘来的万国牌武器皮实得多。打仗拼的是装备完好率,恒河平原的雨季里趴窝的坦克数量可是实打实的战斗力指标。

邻国军工自主化的脚步声听着刺耳。巴基斯坦卡姆拉的飞机制造厂里正在组装第三批枭龙Block3,孟加拉国吉大港的造船厂也铺开了护卫舰建造计划。反观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光辉战机生产线至今还像手工小作坊,新交付的“阿琼”坦克刚开进沙漠就集体返厂维修。这种军工实力的鸿沟,恐怕不是多批几架阵风战机就能填平的。

边境态势感知权的流失最要命。孟加拉国部署在中国边境的相控阵雷达开机后,印度东部军用机场的飞机起降数据就在别人显示屏上实时刷新。巴国预警机沿着印巴边界巡航线描几圈,印度防空导弹阵地的部署坐标就被建好了模型。等哪天霹雳-17导弹带着目标参数升空时,印度飞行员大概会怀念雷达屏幕全是雪花点的年代。

经济账本上的对比更令人泄气。印度为36架法国阵风战机掏出88亿美元那会儿,孟加拉国用30亿美元抱回了16架歼-10C加48架枭龙战机。印度海军租借俄罗斯核潜艇付着天价租金时,邻居家的常规潜艇正在本国船坞里切割钢板。五角大楼的报告早就算过账,中式武器的性价比经常让军购预算翻出倍增效应的。

这种局势下印度还坚持要当“有声有色的大国”。印军还在喜马拉雅山麓和北部边境较着劲,南边的岛国斯里兰卡已经接过中国提供的雷达系统。印度海军好不容易凑出三航母编队的纸面数据,泰国皇家海军采购的中国潜艇已经完成首轮深潜测试。新德里战略家们半夜惊醒时会不会冒冷汗——毕竟连缅甸军队都在列装中国制造的枭龙战机了。孟加拉湾的鱼虾要是听得懂声呐回波,估计早就在讨论这些钢铁访客的口音为什么越来越统一。当中国制造的导弹护卫舰游弋在印度半岛周边海域时,新德里的海军指挥中心可能需要配备多国语言翻译器了。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