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失败后,为何还发动海南战役?毛主席:琼崖纵队的配合是关键

1949年春天,解放战争进入关键时期,解放军在各战场大规模重组,形成几大野战军。其中,华北野战军三个兵团中,两个划归一野,另一个则直接接受中央军委指挥。

就在这时,有一支特别的部队引人注目。他们身着老红军服饰,武器虽不先进,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巨大作用,战斗力堪比两个师。

冯白驹引领下,各地革命力量汇聚,蓄势待发,欲对敌人实施大动作。琼崖特委召开动员会,整合这些力量,组建了700余人的琼崖讨逆革命军。

尽管这支队伍士气高昂,但装备简陋,训练不足。很快,敌人派出精锐部队,意图歼灭琼崖红军。这场战斗异常惨烈,琼崖红军不断败退,冯白驹率百余人撤至母瑞山。

一个夜晚,冯白驹与几位核心队员商讨行动方案,他提议:“天气太冷,不能坐以待毙。今晚,我们要对敌人发起一场突袭。”

队员得知有任务,立刻精神焕发,哪怕冷得发抖也腰杆挺直。他们趁夜悄悄下山,利用敌人松懈,成功突袭区公所,获取冬衣和弹药。结束后,冯白驹笑道:“新衣过冬,最实在!”

熬过严冬后,冯白驹犹如游击高手,率队在母瑞山一带开展游击战。队伍迅速壮大,由几十人扩展至上千人,成立琼崖独立师。敌人见状大惊,立即调集重兵,企图一举歼灭冯白驹。

在一场激战后,冯白驹的队伍从千人锐减至数十人。但他性格坚韧,毫不气馁。他召集剩余队员,清理血迹,坚定地说:“这次我们吃了亏,要铭记在心,等会儿定要讨回来!”

八个月后,冯白驹不仅重建了队伍,规模还扩大到了几百人。他常对队员说:“我们就像山里的野兔,灵活难捉,更别说吃掉我们了,那是不可能的!”

相比之下,冯白驹仅率数百人,武器简陋,远不及国军装备。然而,他带领团队与日军激战昼夜,虽实力悬殊,却展现出不屈斗志,打出了自己的气势与尊严。

战后,冯白驹坐在营地,望着疲惫的战士们,打趣道:“瞧瞧咱们,人少弹少,连饭都凑不齐,日军都拿咱们没办法。要是有了大炮,再添几千人,那还不得更厉害?”

一名士兵接话道:“队长,我们是靠信念在战斗,这信念的力量,比大炮的轰鸣还要震撼人心!”

冯白驹闻言大笑:“信念比大炮更有力量,这话我爱听!咱们得把这话刻到旗帜上,让日军瞧瞧,咱们是用信念战斗的铁骨铮铮的汉子!”

随后数年,冯白驹率队与日军激战两千二百余场,每战必让日军深刻体会“信念之力”。队伍也从几百人壮大至七千余人。

每当新兵忧虑装备简陋,冯白驹总是笑着宽慰:“别看装备不起眼,咱们有野战大学培养的高手,日军只是外强中干,一交手他们就垮了。”

薛岳上任伊始,决心展现实力,派遣重兵围剿琼崖纵队。然而,冯白驹领导的队伍在五指山区灵活游击,让薛岳的部队疲于奔命,连吃饭的心思都没有了。

薛岳怒火中烧,对身旁将领说:“琼崖纵队的人太难缠了,像山里的猴子一样,抓不到也打不着,实在令人恼怒。”

冯白驹得知薛岳将战士们比作山里猴子后,在部队里传开了。他笑着对战士们说:“薛岳小看我们了,猴子都精明,而我们比猴子更机智!”

薛岳撤退时,琼崖纵队迅速追击,重点围堵其后卫部队,大获全胜。薛岳心有不甘,企图再攻,却屡战屡败。相反,琼崖纵队越战越强,人数从几百增至两万。

冯白驹在队伍里打趣道:“薛岳简直就是咱们的福星,一来就给咱们增兵加装备,好事连连。”

战役前夕,新兵拎着满是补丁的红军服问冯白驹:“队长,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穿这么破的衣服,能行吗?”冯白驹笑着拍他肩说:“衣破志不破,敌人看我们弱,却不知我们内心如铁。”

冯白驹指挥琼崖纵队英勇冲锋,不顾一切地突破敌阵,吸引了薛岳的主力。这让邓华和韩先楚的渡海部队顺利找到薛岳防御的空隙,悄无声息地成功登陆岛屿。

战斗中,琼崖纵队的一名老兵瞅瞅自己满是补丁的衣裳,对战友笑道:“瞧瞧咱这装束,比迷彩服还酷炫吧?补丁块块,都是咱的战斗勋章!”战友回应:“没错,这是‘历史的印记’,穿着特暖和!”

琼崖纵队虽不起眼,却在战场上坚持不懈并逐渐壮大,为海南岛解放立下赫赫战功。他们的故事如同破旧军装,外表虽磨损,内里却彰显着不朽的英雄气概。

1955年大授衔时,冯白驹已退役在家,未能获得军衔,心中或许有些遗憾。但他仍得到了三枚一级勋章,这是对他过往贡献的肯定。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