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10年编辑被AI替代,去送快递时,顾客听到我说的话愣住了

"你就是以前那个陈主编?"

AI 抢了工作,十年编辑老陈改送快递。

以前别人求他写稿,现在他被人指着鼻子骂。

当过去的荣耀撞上现在的苦,他还能找回自己吗......

雨下得很大。

我站在环球中心门口,快递车里的包裹已经淋湿了一角。

制服贴在身上,雨水顺着脸颊往下淌。那个穿巴宝莉风衣的女人皱着眉头看表。

"你们快递员能不能有点责任心?"她踩着高跟鞋走过来,"我重要文件今天必须送到,耽误了项目你赔得起吗?"

我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抱歉,今天单子多..."

"单子多?"她打断我,"就是你们这种没职业素养的人,拉低整个行业水平!"

十年前,我在这个写字楼32层的杂志社当主编。

那时候,这些投行精英都要排队约我的专访。现在,我被一个可能刚毕业的小姑娘训得抬不起头。

"这是您的快递。"我把包裹递过去,包装袋上的水渍在文件袋上晕开。

我需要这份工作。女儿小雨的补习班费用还没交,房东昨天刚发了催租短信。

42岁的前媒体人,能挑什么活计?

"再有下次直接投诉!"她夺过包裹转身就走。

我站在雨里,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旋转门后。

差点想追上去说:你手上那本财经杂志,创刊号是我做的。

但我只是紧了紧雨衣。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

AI写稿比我们快,比我们便宜。整个编辑部去年就解散了。

回到快递站时,老张正在分拣包裹。他扔给我一条干毛巾:"陈哥,又挨骂了?"

我点点头。老张以前在厂里干了二十年钳工,下岗后就来送快递。

从我入职第一天,他就总把好送的片区让给我。

"你们文化人就是脸皮薄。"老张递来杯热水,"这年头送快递怎么了?凭力气吃饭,不丢人。"

从主编到快递员。我接过水杯,热气糊在眼镜上。

"今天南区件多,我帮你带了几单。"老张把扫描枪塞给我,"早点回吧,你闺女该放学了。"

骑电动车路过报刊亭时,最新一期的财经杂志摆在最显眼位置。

红灯亮了。雨水打在车把手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我想起最后一次开选题会,总编说AI生成的阅读量是我们三倍。

绿灯亮起时,后面汽车在按喇叭。我拧动油门,雨水顺着雨衣流进鞋里。

到家时,雨还在下。客厅的灯亮着,女儿小雨趴在茶几上写作业。

听见开门声,她抬起头,手里的笔掉在作业本上。

"爸!"她小跑过来,接过我手里的快递袋,"怎么不穿雨衣?"

我低头换鞋,水从裤管滴到地砖上。"没事,雨不大。"

小雨拽着我往浴室走:"快去冲热水,我去煮姜汤。"

厨房传来开煤气的声音。我站在浴室镜子前,看着自己发红的眼眶。

这孩子今年刚考上新闻系,本该是值得庆祝的事。

"爸,喝汤。"小雨端着碗站在门口,热气模糊了她的眼镜片。

我接过碗,生姜的辛辣味冲进鼻腔。"学费的事..."

"我找到家教了。"她打断我,"教初中英语,一周四次。"

碗里的汤晃了一下。"不行。"我放下碗,"你刚考上大学,应该好好准备专业课。"

"可是...""没有可是。"我的声音比想象中尖锐。小雨抿着嘴退回客厅。

浴室的水汽凝结在玻璃门上。我听见客厅里铅笔划在纸上的沙沙声。

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杂志社审校她的高考作文。

深夜,我坐在厨房抽烟。手机屏幕上是招聘网站:快递员4500,保安3800,超市理货员4000。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

半年前总编办公室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

"老陈,不是你的问题。"他递给我一个信封,"现在AI写稿又快又便宜,阅读量还高。"

手机突然震动。来电显示"李教授"。我大学时的导师,今年八十了。

"明远啊,睡了吗?"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喘。

"还没。老师您身体怎么样?"

"老样子。"他咳嗽两声,"明天有空吗?来家里吃个饭。"

挂掉电话,我盯着黑屏的手机。小雨的卧室门缝还透着光。上周她偷偷去见了李教授?

第二天中午,我提前收工去了李教授家。老式居民楼的电梯坏了,我爬到六楼时已经气喘吁吁。

李教授坐在阳台的藤椅上,膝盖上摊着本旧相册。阳光透过纱窗照在他稀疏的白发上。

"来了?"他合上相册,"坐。"

我擦了擦汗,在旁边的塑料凳上坐下。

"小雨昨天来找我。"李教授开门见山,"她说你现在送快递。"

我握紧了手里的矿泉水瓶,水珠顺着瓶身滑到裤子上。

"老师,现在自媒体行业..."

"我没问你工作。"李教授摆摆手,"我就问一句,你还记得新闻三要素吗?"

我愣了一下:"真实性、时效性、客观性。"

"对。"他点点头,"AI能写稿,但它分得清什么是真正的新闻吗?"

窗外传来楼下小孩的嬉闹声。李教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泛黄的《新闻采编实务》,是我大三时的教材。

"三十年前电视台用提词器,有人说主持人要失业。"

他翻开书,里面夹着我当年的课堂笔记,"现在呢?真正的好记者反而更值钱了。"

我接过书,看到自己二十年前写的批注:"新闻不是冷冰冰的信息堆砌,而是有温度的事实传递。"

"明远啊,"李教授突然压低声音,"上周市报社在招特约记者,要求十年以上从业经验。"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名片,"这是我学生的电话。"

回家的公交车上,我盯着窗外闪过的广告牌。

某AI写作软件的广告词格外醒目:"一分钟生成专业稿件"。

手机震动,是快递站的派单提醒:"环球中心32层,财经杂志社"。那是我工作过七年的地方。

我盯着屏幕看了很久,直到手机自动锁屏。玻璃窗上倒映出我晒黑的脸,和两鬓新冒出的白发。

到站时,我拨通了名片上的电话。

第二天中午,我又站在了环球中心32层。这次不是来采访,是来送快递。

电梯镜子里的我穿着蓝色制服,手里拿着扫码枪。半年前我还穿着西装在这里做人物专访。

"快递。"我敲开杂志社的玻璃门。

新来的实习生签收时,会议室的门没关严。熟悉的声音飘出来:

"我们的AI写作系统已经完成测试,下个月正式上线。"是王总监,当初第一个提议用AI取代编辑的人。

实习生递回签收单,我转身要走。

"你们知道那些被裁的老编辑现在在干嘛吗?"王总监的声音突然提高,"送快递!上个月我还碰到老陈,就是以前那个拿过新闻奖的,现在在楼下送快递呢!"

我的手停在半空。"真的假的?"有人问。

"千真万确!"王总监笑着说,"我特意问他送一单赚多少钱,那表情,啧啧..."

电梯到了。我没进去。

"这些老编辑就是死脑筋。"王总监还在说,"现在谁还看他们写的那种长篇大论?AI五分钟能生成二十篇稿子。"

我盯着电梯按钮,手指在扫码枪上越攥越紧。上周刚爆出某AI写作平台抄袭的新闻,他们倒像忘了这事。

"爸?"我猛地回头。小雨站在电梯口,手里抱着几本书。

"你怎么在这?"我们同时问。

"我来找李教授借资料。"小雨看着我手里的快递,"你这是..."

"工作。"我把快递往身后藏了藏。

回家路上,小雨一直没说话。快到家时,她突然问:"爸,你还想回去做编辑吗?"

我没回答。路灯亮起来,照着路边新开的AI写作培训班广告。

晚上我坐在阳台上抽烟。手机弹出推送:知名杂志全面启用AI写作,传统媒体人该何去何从?

烟灰缸满了。我打开电脑,搜索"人工编辑 招聘"。

第一条是某自媒体招AI内容审核员,要求"十年以上传统媒体经验"。

小雨轻轻推开门:"爸,我泡了茶。"

她放下一叠打印纸。最上面是市里举办的"深度报道大赛"征稿启事,截止日期是下个月。

"李教授说,现在最缺会讲好故事的人。"小雨把茶递给我,"他说AI永远学不会这个。"

茶是苦的。我翻开抽屉,找出尘封已久的记者证。

中午的太阳晒得快递车发烫。

我擦了把汗,核对订单:"国际会展中心1208房,收件人史密斯,备注:紧急文件"。

会展中心是市里最高规格的会议场所,以前我常来这里采访国际论坛。现在,我是来送文件的。

电梯停在12楼。走廊尽头的会议室门半开着,里面传来激烈的英语对话。

"这该死的AI翻译!"一个男声用带着口音的中文吼道,"它把'战略合作'翻译成了'军事同盟'!"

我敲了敲门。一个西装革履的外国人快步走来,领带歪在一边。

"快递。"我递过文件袋。

他接过文件,突然抬头看我:"你会说英语?"

"会一点。"我用英语回答。

会议室里,投影仪上显示着一份中英对照的合同。AI翻译的红色批注密密麻麻。

"你是快递员?"他皱眉,"但你的发音..."

"我以前是记者。"我放下快递包,"《财经周刊》国际版。"

他的蓝眼睛突然亮起来:"上帝!我们正需要专业的人!"

他抓起一份文件,"你能看看这个条款吗?'技术壁垒'被翻译成了'技术战争'。"

我扫了一眼:"这里应该用'技术障碍'更准确。"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五六个外国人都围了过来。

"这位是?"一个亚裔女性问。

"詹姆斯·史密斯。"男人递来名片,"世贸组织亚太区代表。我们明天的谈判需要专业翻译。"

我接过名片,手指有些发颤。这种级别的会议,以前都是顶尖媒体才能参与的。

"AI翻译在专业领域还是不够精准。"史密斯指着电脑,"特别是涉及贸易协定的专业术语。"

我凑近屏幕。这是一份多边贸易协议,AI把"最惠国待遇"翻译成了"特殊优惠",把"反倾销"译成了"反对抛售"。

"这些错误会引发严重误解。"我说。

史密斯突然抓住我的肩膀:"你能帮忙吗?报酬按国际标准算。"

他报出的数字让我心跳加速。这相当于我送三个月快递的收入。

"明天上午九点,市政府会议中心。"史密斯写下一个地址,"如果你愿意..."

他的卫星电话突然响起。接听后,他的表情变得严肃。

"纽约总部。"他捂住话筒,"他们需要确认翻译人选。我该怎么回复?"

所有人都看着我。空调的冷风吹在我汗湿的后背上。

电话那头传来模糊的英语:"确认了吗?明天的会议关系到整个亚太区的贸易协定..."

史密斯盯着我:"陈先生,你的决定是?"

我看向窗外。会展中心广场上,一块巨大的电子屏正在播放新闻:"AI翻译技术全面升级,或将取代人工翻译..."

电话里的催促声越来越急。

史密斯把电话递向我:"他们要和你通话。"

我接过卫星电话,听筒里传来纽约总部官员的声音:"您是否接受这份临时翻译工作?"

我的手心全是汗。话筒很沉,像压着整个职业生涯的重量......

"我接受。"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随即传来急促的打字声:"请提供您的专业背景。"

"十年财经媒体编辑,五年国际新闻报道经验,曾参与二十场跨国经贸论坛报道。"

我报出履历的瞬间,会议室里响起倒抽气的声音。

史密斯的助理正翻着手机,突然抬头:"您是陈明远?《东南亚自贸区十年观察》那组报道的作者?"

我点头的同时,手机在裤袋里震动。是老张发来的消息:"南区有个急件,客户催疯了。"

"明天八点,我会准时到会议中心。" 我把卫星电话递回去,史密斯接住时指节泛白。他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文件:"这是协议草案,您今晚需要熟悉内容。"

文件袋上印着"机密" 字样。我接过时,助理突然说:"可是陈先生没有翻译资质证明。"

史密斯挥手打断他:"《华尔街日报》引用过他的分析,这比任何资质都管用。" 他看了眼表,"我们安排车送您?"

"不用,我还有工作。" 我把文件塞进快递包,扫码枪在口袋里硌着腰。走到电梯口才发现,史密斯助理跟了出来:"陈先生,这是我的电话。有任何疑问随时打给我。"

骑电动车回快递站的路上,手机响个不停。

老张又发来三条消息,最后一条是语音:"陈哥你去哪了?客户投诉到总部了!"

冲进快递站时,站长正把一摞快递摔在桌上:"陈明远!这个月你第几次被投诉了?"

我把机密文件塞进储物柜,刚要解释,老张抢过话头:"王站长,是我让陈哥帮我送北区的件,路太远耽误了。"

站长瞪我们两眼:"再有下次俩人一起扣奖金!"

转身时嘟囔,"文化人就是不靠谱。"

老张撞撞我的胳膊:"啥好事啊?脸都红了。"

我刚要开口,他突然指向门口,"快看谁来了。"

小雨站在玻璃门外,手里捏着张报纸。

我走出去时,她把报纸递过来:"李教授给的,说您可能用得上。" 头版标题是AI 翻译失误致跨国合同失效。

"你怎么知道我..."

"史密斯先生的助理打了我电话,问您的联系方式。"

她低头踢着石子,"我跟他说,您翻译的财经报道,连外交部都转过。"

我喉咙发紧。储物柜里的文件袋像块烙铁。

"爸,今晚我帮您查专业术语。" 她抬头时眼镜滑到鼻尖,"我带了英汉大词典。"

回到家时,茶几上已经摆开阵势。

小雨把笔记本电脑推给我:"我整理了近几年的贸易协定常用词,红色是 AI 容易译错的。"

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表格里,"原产地规则" 被标了三个感叹号。

"AI 总把这个译成 ' 来源国规定 '。" 她边说边翻词典,"其实在关税语境里有特定含义。"

我翻开机密文件,第一页就撞见"技术性贸易壁垒"。记得早上史密斯的助理译成了 "技术贸易障碍",其实正确译法该包含 "合规性" 隐含义。

"小雨,查 ' 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 '。" 我用笔圈出这个词组,她立刻敲击键盘:"AI 常漏译 ' 检疫 ',直接译成 ' 动植物卫生措施 ',但贸易协定里必须体现检疫程序。"

窗外的天渐渐亮时,文件上已经布满批注。

小雨趴在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笔。

我轻手轻脚地给她盖毯子,发现她笔记本上写着:"爸的报道总能抓住关键,就像在一堆数据里找到宝藏。"

闹钟响时,我正对着镜子系领带。

衣柜最深处的西装还能穿,只是腰围紧了些。小雨揉着眼睛出来:"我跟老师请了假,去会议中心等您。"

"不用,你该上课。"

"我已经跟李教授说好了,他说这比上十节课都有用。" 她把保温杯塞进我包里,"里面是您爱喝的浓茶。"

会议中心的保安拦住我的时候,史密斯正站在旋转门里挥手:"这是我的翻译。"

穿过安检时,金属探测器在我口袋处响了。掏出来才发现,是昨天没来得及交的快递扫码枪。

"陈先生还兼职快递?" 旁边的日本代表挑眉。史密斯笑着解围:"这说明他熟悉城市每个角落,包括我们谈判涉及的贸易枢纽。"

谈判室里,十二国代表围着长桌坐成两排。

我刚在翻译席坐下,美方代表就把平板电脑推过来:"请确认下这个词,AI 说 ' 跨境数据流动 ' 该译成 ' 跨越国界的数据移动 '。"

"在贸易协定里,通常用 ' 跨境数据传输 '。"

我指出时,他身后的技术顾问猛点头:"上周就是因为这个译法,我们和欧盟代表吵了半小时。"

上午的谈判卡在"非关税壁垒" 条款上。

AI 把 "绿色壁垒" 译成 "环保障碍",引起发展中国家代表不满。"这暗示环保标准是阻碍贸易的," 印度代表敲着桌子,"我们不能接受!"

我翻出文件袋里的报道剪报:"2018 年签署的协定里,用的是 ' 绿色贸易标准 '。"

史密斯立刻附议:"我记得这组报道,当时准确预判了标准制定方向。"

午休时,小雨发来消息:"李教授说,您当年总说翻译不仅是转换语言,更是找共识。"

我盯着屏幕笑的时候,美方代表走过来:"陈先生,介意一起吃午饭吗?有个条款想请教。"

下午的谈判突然陷入僵局。当讨论到"知识产权保护期" 时,AI 将 "延长保护" 译成 "扩大垄断",欧盟代表当场拍了桌子:"这是污蔑!"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我突然想起十年前采访制药企业时,曾专门研究过相关条款。"其实在协定里,有个折中的译法:适度延长知识产权保护期限。"

我翻开带来的旧笔记本,"2015 年中美医药谈判就用的这个表述。"

代表们传阅笔记本时,史密斯突然说:"各位,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

他指向屏幕上的AI 翻译记录,"过去三天,我们为这些翻译错误浪费了六小时。"

夕阳透过百叶窗照进来时,最终协议文本确定。十二国代表签字时,史密斯把我的翻译稿放在最上面:"这才是真正的桥梁。"

收拾东西准备走时,美方代表递来张名片:"我们驻华机构缺个高级顾问,您考虑吗?"

手机在这时震动,是老张的视频电话。

他举着手机绕快递站转了圈:"陈哥你看,今天的报纸!"

头版照片里,我正坐在翻译席上,标题是,人工翻译力挽狂澜,AI 暂让专业领域。

"陈先生!" 史密斯追出来,手里拿着个信封,"这是预付款。" 我接过时,他又说,"下个月的金砖会议,您有空吗?"

走到会议中心门口,发现小雨站在台阶下。她晃了晃手里的录取通知书:"爸,我申请了辅修翻译专业。"

晚风掀起她的衣角,远处的广告牌还在循环播放AI 翻译广告。

我突然想起早上系领带时,在镜中看到的自己,西装虽然紧了点,但挺直的腰杆,和十年前开选题会时一模一样。

"回家吧," 我接过她手里的包,"今晚得把剩下的快递送完。"

路过环球中心时,快递车的提示音响起。

最新一单的地址是32 层,收件人王总监。我停下车,看着玻璃幕墙上自己的倒影,突然笑了,原来生活从不会真的走回头路,那些绕远的路,不过是为了让你在重逢时,更懂自己真正要走的方向。

最新资讯